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速途网络联合举办的“年度金牛角案例盛典暨颁奖礼”,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隆重举行。本次盛典以新营销、新媒体、新零售、新制造为主题,覆盖了年度不同领域的创新标杆和优秀案例。
盛典上,五个标杆案例的分享之后,专家点评高潮迭起,从不同维度化繁为简拆解了每个案例背后的规律逻辑。下面我们来还原现场,梳理专家评委们的语录观点:
毛基业:产品与消费者之间需要“情感”纽带
评委主席团主席、人大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在为统一《汤达人宠粉狂欢计划》做案例点评时表示,这是一个经典的粉丝营销案例,通过流量明星这个情感纽带,让品牌和产品与明星粉丝产生链接,通过情境化营销元素,把新媒体营销与场景营销做了充分结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感营销有着巨大力量。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把单纯的品牌传播变为一场品牌与明星粉丝的狂欢,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事件,给予粉丝参与、互动的平台,最终让产品与明星粉丝产生链接和情感的共鸣,达到企业传播的目的。
图:评委主席团主席、人大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为案例点评
丁丁:内无粉丝,外无品牌,“圈层化、参与感”带来无穷链接
粉丝工场FANCTORY创始人丁丁女士在为猫来了线上公益的案例做助讲时解读说,“猫来了”在新媒体端已经拥有超过万的粉丝,但猫来了团队打造这个IP已长达3年之久。通过家人与周围朋友的圈层渗透,正在一步步实现着“连接全世界的猫奴”品牌理念。
在谈到猫来了如何一步步实现圈层渗透的时候,丁丁以她新书《深度粉销》中的一句话做出了阐释——“内无粉丝,外无品牌”,想要实现圈层渗透首先要获得内部员工的爱,有了内部员工的支持才有向外的一层一层传递。通过长年累月圈层化的传递,情感化运营粉丝,通过精细的内容不断与粉丝产生链接,最终用有参与感、有温度的活动让粉丝晒出去,这就是猫来了能在冷启动的情况下,用一个小程序活动瞬间发动40万粉丝助力的“内核”。
所以,在一个企业做一个新品启动的时候,完全可以考虑,从一群爱猫的人那里入手点燃一场前所未有的营销战役,也许这样一个人群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引爆。
图:粉丝工场FANCTORY创始人丁丁为“金牛角”案例助讲解读
邱凌云:“参与感”给粉丝经济赋能
北大光华双创中心副主任邱凌云老师为猫来了《用小程序助力公益》做案例点评时说,用爱可以发电,用情感去和其它“猫奴”链接,这是此次活动的内动力;选择小程序开展这项公益活动,看似互动成本比以往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