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 >> 营销介绍 >> 正文 >> 正文

B站营销50条干货

来源:营销 时间:2022/9/2

「来源:|运营大叔ID:yunyingdashu」

作者:王煜(无堂网络CEO)

来源:刀法研究所

与其说这是品牌B站投放运营50条,不如说这更像一本育儿手册,树立品牌对B站这个平台的认知,帮助你更懂B站。在第四部分,更有B站三大成功品牌案例的详细拆解。

对于这样一个和他的用户一样偏执、拧巴的互联网“老家伙”,知己知彼才是更优秀的策略。

01、B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平台?

国内Z世代最喜欢的APP

1、年10月,B站市值已达亿美金(约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同期爱奇艺市值为68.04亿美金(约亿人民币),芒果超媒的市值.73亿人民币,B站的市值是两者之和还要多。

2、截止到年第一季度,B站几个重要数据:月活2.23亿,移动端月活2.09亿,日活w,付费用户w,人均使用时长82分钟,是国内Z世代(24岁以下)最喜欢的APP,排名第二的是抖音。

以“人”为本的二次元社区文化

3、B站最大的标签是“二次元”,也曾被称为是亚文化、小众文化。但什么叫小众?现在还拿小众文化概括一个人数破亿消费力爆棚的群体,只不过是大众成年人的傲慢罢了。

就像我一直认为“破圈”是外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就像孩子长大了压不住,他都快长到2米了,在一群矮子中间,你不看到他比看到他更难。

4、在B站,相比破圈更难的是坚守初心。别觉得二次元这标签B站真的想撕掉,B站深度绑定的“原神”,就是一款二次元手游,B站和它合作的前三个月流水超亿,而且持续霸榜Twitter热搜。现在,你还觉得“现充”是一个更好的标签吗?

5、在没有腾讯、字节这样爆炸性流量获取能力的前提下,一个社区的文化,比用户数量本身更重要。这是以社区为起点成长起来的平台最应当坚守的地方,也是理解一个社区最好的切入点。

比如在B站、虎扑、小红书这样的平台上,无论做任何领域的内容,选择融入,要比单纯闷头生产更有意义;而绿洲、逛逛等,目前还没有形成社区文化,运营起来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6、在互联网世界里,“增量”是一个最美好的词,因为增量意味着“流量红利”。随着平台用户数爆炸性的增长,在这个生态中的淘金者,有机会用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流量。增量对个体就像“坐电梯”,你的努力会随着平台影响力的增加,成倍增长,而B站的影响力的增加,就像它的市值一样,屡创新高。

7、我们在理解B站时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因为感觉它是个年轻人多的平台,就认为这个平台本身很年轻。事实上,B站成立于年,至今已经超过12年,早于小红书(年成立)、抖音(年上线)。

8、不同于小红书、抖音更偏重移动端的设计逻辑,B站整体设计逻辑介于PC门户与移动互联网之间。这个基础认知很重要,因为在移动端中,每个节点的链接更多依靠“算法”;而PC门户端中,每个节点的链接更重视“人”。接触过B站的朋友们应该有较为明显的感受,“认识人,更好办事”。

一定要知道的平台基础认知

9、不同于目前专注于移动端的抖快等短视频平台,B站并没有放弃网页端。虽然其网页端界面更像上个世纪的门户网站,但拥有w左右月活,依旧是一股很可观的流量。

B站网页端

10、B站目前最主要流量来自于移动端,月活超1亿。不过,其移动端界面和网页端有些类似,也一如既往的复杂。

B站移动端

11、我们经常讲B站的用户黏性高,部分也是因为它移动端与网页端相似的布局风格。B站移动端复杂的界面,仿佛PC时代门户的平移,相较于“投喂式的推送”,B站的用户在整个应用中除了接受推荐的内容,依然保有大量“自主选择及发掘”的主观行为。一言以蔽之,“相同用户基数下,用脑看内容的用户比例比某音更高”。

12、相较于小红书双列瀑布流推荐、抖音下滑式推送,B站的界面更像一台老式的iPhone。像iPhone的HOME键,B站在底端中间放了主站按钮,各个分区、各种功能堆砌分布在主站每个角落。对用户来说,想玩明白B站,还是需要花点时间。

从左到右:小红书、抖音、B站

13、从主站首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B站的流量大致展现逻辑会是:广告(信息流及BANNER位)、内容推荐(根据用户标签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