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 >> 营销资源 >> 正文 >> 正文

商业洞察需要的是数据思维

来源:营销 时间:2022/11/3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如何通过数据思维挖掘商业洞察

商业洞察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神秘的话题,如何从一堆数据中找到新的商业机会,找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市场数据中找到新的机会点,在过去的数据中找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做出预测,在内部数据中找到内部管理的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都是看似神秘。

商业洞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商业洞察的发现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从数据中探寻商业洞察的方法和思路,供读者参考。

1.1寻找关键要素

探讨事物时寻找决定事物的关键要素是最简洁、最直接的方法。寻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也要寻找决定该事物的关键要素。在商业环境下,事情都会变得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这时需要管理者们能够跳出相关的盒子,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并确定事物的关键要点,在关键要点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营销的问题,核心点是客户需求的满足,如果不把核心点聚焦在客户需求满足上,则市场营销活动就会产生浪费。发起一个市场营销的促销活动,首先要看该活动满足了客户的什么需求,在参与活动中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以及他们所得到的是他们需要的吗。这就是营销的要点,在这个要点的基础上再去寻找方法。

做公司战略研究,也要找到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KSF(KeySuccessFactors,关键要素分析)是我们分析战略的重要手段。关键要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必要条件,另一类是充分条件。如果能够找到充分条件,再看满足充分条件的成本和实际完成该件事的收益是否对等,如果不对等,则不会采取措施,等条件成熟后再去考虑。必要条件是完成一件事必须的条件,但有了该条件,事情可能也无法完成。我们非常希望挖掘每件事情的充分条件,但探索充分条件或者把握充分条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寻找关键要素的方法很直接也很简单,但仍然有很多人在实际工作中忽略。

1.2寻找差异

寻找差异是我们人类认知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在企业大数据应用中,看数据的第一眼就是看数据的差异,这里说的差异也包括本来存有差异的事物间的共性。

看到一组数据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数据间的差异,差异会引导着我们去思考存在差异背后的原因。比如,上个月销售万元,这个月销售额万元,差异万元,为什么少了?是行业下行趋势还是行业的季节性波动?哪些方面没有做好?哪些产品的销售额减少了?哪些区域市场的销售额减少了?哪些业务员的业绩减少了?为了探寻差异,需要对这个数据再细分下去,然后在拆分后的数据中再次寻找差异。寻找差异是我们的第一反应,这种反应是数据思维的反应,但需要在这个反应中更加理性化地去看待数据。此例中,在知道两个月的销售额差异后,按照销售额的来源追问下一级别数据,即在子项中去寻找。销售额的子项可以是客户、产品、业务员、市场区域等。

在寻找差异的时候,除了寻找数据的差异,还会比较差异的大小,根据差异的大小来区别对待,看是否需要采取更加深度的分析。我们一般能够感受到的差异在5%以上,5%的差异在商业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误差,超过5%的误差,一般都要深究其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如果变化超过30%,就需要深度分析原因了。

在设定差异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个阈值,比如5%、10%、15%等,这与统计学上的置信区间类似。利用统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测量时,会设定重大决定要求置信区间为95%(即5%),一般商业决策或者初期测量按照85%设定,即15%。在做市场研究的时候对比两个产品的差异,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测评产品,如果是初期研究,就设定置信区间为85%,如此采样少,成本低;如果是上市前的测评,则需要加大样本量,以95%的置信区间来测评,评价两个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差异大小的敏感度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刚开始快速发展时,对未来的估计量误差很大,一般会容忍20%的预计误差;当企业相对成熟,业务相对稳定时,对业绩的预期与实际的误差一般按照10%来估测,如果是10%以内,则认为是随机波动导致的,如果大于10%就需要深度追究背后的问题。

除了量化的差异之外,还有定性方面的差异比较。比如客户的需求、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