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和田玉,主流上的声音必然是升值,因为近几十年国人的价值观都是“一切向钱看”嘛。另一种声音则是延年益寿,其内容几乎与保健品广告如出一辙,什么防病抗癌,返老还童,就差直接将之置于药店的货架上售卖了。此种说法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这句“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民谚。其理论依据当然还是首推《本草纲目》其间记载:玉屑,以玉为屑。气味甘平无毒。诸如《黄帝内经》、《唐本草》、《神农本草》等均称和田玉有“滋阴气、壮肾阳、除中热、解烦懣、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如果你不相信中医也不要紧,相似的说法还有一种为西医版本。多称和田玉可以补充“钙、硒、铁、铜、钴、锌、锰、镁、钛、钠、钾、锂、铬”等微量元素。讲真,参玉觉得三餐丰富均衡些,这些元素也不会缺乏啊?更有甚者还会搬出电磁感应学说,诸如可舒经活络的言论对于普通民众也颇具欺骗性。可和田玉终归不是砭石,在历史上也从未扮演过刮痧板的角色。另外因为不大可能有人平日里将玉磨粉冲水喝,我们且不讨论它的药用价值。即使补充这些所谓的微量元素真的对人体有益,参玉也十分怀疑仅靠日常佩戴与把玩究竟有多少此类物质会通过皮肤渗透为人体所吸收。而且有意思的是持此类言论的均为和田玉经营者或是玉器鉴赏专家,真正有发言权的医学领域专业人士却从未言及和田玉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如果你头脑清醒就不难发现,这种言论恐怕只是营销中的噱头罢了。历史上靠“五石散”修仙成道的人闻所未闻,但因为这东西殒身丧命的却大有人在。作为一个多年钟爱和田玉的资深爱好者,参玉虽然不同意上述近乎怪力乱神的宣传言论,但我倒有另一番“人玉价值观”。其一所谓“人养玉”不过是对玉石的盘磨欣赏与日常的清理养护,包括合理佩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撞击磕碰。其次“玉养人”则大有学问。和田玉到底有没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尚需要未来用科学加以验证,但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它却尽展了矫枉过正,匡扶德行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上期所论述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并持之以恒地用“仁、义、智、勇、洁”等玉德来要求自身的言行,并以此提高个人的修养与情操,进而无限地接近君子的品性,甚至是前代大圣大贤的标准。简而言之,我们所提倡的“玉养人”,并非是玄虚的健体强身,得道修仙,而是以玉养德,以玉比德,由粗浅的提升个人审美到以玉为鉴,自爱自律,终能脱离凡夫俗子的低级趣味,升华为心目中始终向往的“完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