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Mate再来看一张华为摄影赛的获奖作品,我相信如果作者当时手里的手机是三星或者VIVO,也能拍出这个效果吧。当然,同一个场景你用不同手机拍出的效果还是有一些微小差异的,但并不是很大。就拿上面这张照片来说,不同的手机拍出的照片或许也就是色彩深一点或者浅一点的不同。但是这个不同几乎不会影响到作品的主题表达,对吧。TawpeeComeso(菲律宾)
HUAWEIP2想拍出理想的摄影作品,首先你必须了解并熟练手机的拍摄功能,这是最基础的。很多人连对焦和曝光控制都不会,即便你给他专业的摄影器材也同样拍不出好作品。再有就是要多看好的照片,提高自己的审美。至于用什么手机拍并没有那么重要。二、手机只能用来拍照,相机才叫摄影“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phos(光线)和γραφι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上面一段话来自百度百科,当然你也可以去其它的百科中查询摄影的概念,相信你得到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拍照也好摄影也罢,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事,“拍照”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而已。总能遇到一些人,他们就是觉得“拍照”或者“照相”是随意的、业余的、没档次的,而只有用专业器材拍照片才专业,才能叫做摄影。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一个字,我请问吃饭和用餐有什么区别么?马路和公路有什么不同?拍照和摄影也是一样,最多也就是姥姥和外婆的差异。甚至很些摄影人也持有这种观点,认为自己玩相机就是在艺术创作,那些业余爱好者都是在拍照而已。总觉得自己水平高,与众不同,“呸!”。三、色彩鲜艳的照片才是好照片现在很多手机拍出的照片色彩都很鲜艳,这都是厂商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的结果。其实太艳丽的色彩往往会毁掉一张照片。因为高对比度和高饱和度的照片往往细节都很差。假如一张照片的色彩是连贯的,就像这一组数字。而高饱和的色彩,数字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照片,原本应该是自然过度的颜色,却往往呈现出断层效果.。还拿数字作比较,这就相当于是缺失了2、3、5、6、8、9。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专业的摄影器材拍出的原片往往饱和度和对比度都不高,甚至看上去有点发灰。这恰恰是因为照片中记录了大量的信息。当然,也不是说色彩鲜艳的照片就一定不好,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拍出的照片要尽量多的记录原始信息。这种片子的后期空间也才会更大。四、照片修完后就不真实了拍摄同一个场景,在同一个机位分别摆上佳能、尼康、索尼、富士等不同品牌的相机,都调整到相同的参数,你拍出的照片也是不一样的。你把上面的相机换成华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等不同品牌的手机,拍出的照片也会有很大差异。JuliusYls(新加坡)
HUAWEIP30P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其实在数码摄影时代,前期和后期已经很难清晰的分开了,尤其是手机摄影。比如HDR,原来只能通过后期实现的效果,现在都可以直接拍出来。再有一点,后期修图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抠图和拼接。很多时候后期修图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还原真实。比如一张夕阳风光片的拍摄,如果你对准天空亮部测光,拍出的照片地面就会变得很暗(下图)。相反如果你对准地面暗部进行测光,天空的亮部又会曝光过度。别说手机了,即便是专业相机也是记录不了这么大范围的亮度信息。所以为了还原真实,我们会通过后期来提亮暗部。也可以用包围曝光,就是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再后期合成。这样才能记录下真实场景中丰富的明暗信息。还有一个观念也很重要。我们拍照片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真实呢?比如很多朋友喜爱的慢门摄影。可以把海水拍成雾状的效果,也能把瀑布拍出拉丝的美感。或者展现城市夜景中车流的轨迹,还有夜空中星星的移动轨迹。这些效果都不是我们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还有画意摄影,把一朵荷花拍的跟水墨画似的,这些都真实么?记录真实只是摄影的一个功能,而不是全部,摄影还有它的艺术属性。所以说,不管是为了还原真实还是为了艺术上的表达,摄影都离不开后期。那些鄙视后期的人只有两种,一个是不懂摄影,另一个就是不会后期。想学习手机摄影后期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snapseed和MIX是我使用率最高的修图软件,全网已经有上千位的小伙伴通过我的课程系统的提高了审美和修图技巧,相信对你也会有所帮助。课程中有很多免费章节,欢迎试听!五、像素越高画质越好如果你新买了一台相机或者手机,周围一定会有人问你多少像素。很多人买相机或者手机的时候也经常把像素数量作为一个考量拍摄性能的指标。好像只有像素高的手机或者相机,拍摄的性能才专业。“呸!”这都是无良厂家的营销噱头。其实拍出的照片画质和像素数量的多少没多大关系。当然,也不能太少,如果一张照片只有K,那么稍微放大一些画质就变得很差了。上图是一张1千万像素的照片,下面是照片的具体参数。我把照片局部做一个放大,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画质。上面的照片我是用iphone11pro拍摄的,下面再来看一张我多年前用VIVOX20拍摄的蜜蜂照片。通过上面的参数可以看到,这张照片同样只有1千万像素,我用snapseed在原图上裁切出一小部分(大概1/8),大家再来感受一下这个画质。关于像素和画质的关系本可以说很多的,不过通过上面的图片,我想没必要继续说下去了吧。六、AI摄影可没有名字那么高大上不要把手机中的AI摄影想得多么高级,目前所谓智能手机的智力水平基本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就拿AI摄影来说,无非就是在手机中内置了各种修图小程序,然后对你拍摄的场景进行识别和匹配。比如你拍摄的是人像,手机识别出来后会给你匹配一个人像的自动修图程序。也无非就是把人的皮肤提亮并且磨皮,然后把背景虚化处理一下。如果你拍摄的是风光,手机会匹配一个风光的修图小程序,把照片饱和度、对比度和锐化都增加一些。的确,这个功能对于普通用户或许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个在摄影上有追求的爱好者来说,我建议你选择性的用。就拿风光片中的色彩来说,一张出色的照片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色调,色彩的饱和度以及明度也要根据主题表达来有差别的呈现,哪里需要加强哪里需要弱化,这个都要针对性的后期调整才行,而不是统一把画面增加饱和度那么简单。再有,我们在拍摄一些复杂场景中,手机的识别也经常会出现错误。比如下图这张照片猛的一看还是很不错的,但你不能仔细看。画面中的小狗和地面颜色太过接近了,小狗身体边缘的识别就出现了很多失误,导致效果上出现了很多瑕疵。算法做出的虚化效果也很生硬,地面上明显有一条虚实之间的分界线。所以,针对这个AI摄影的功能,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用户,为了方便可以使用。但如果你是一个对摄影有要求的人,并且懂得一些后期的技巧,我建议你还是别用了。至少选择性的用吧,太复杂的场景手机算法是处理不了的。七、手机镜头越多功能越专业现在手机的镜头真是越来越多,但是多镜头不等于效果就专业。多镜头增加的更多是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可玩性,和专业性能没有直接关系。就拿iphoneSE来说,尽管是单镜头手机,但是它拥有和iphone11pro一样的A13芯片,加上特有的算法,人像模式拍出的照片一样很出色。背景的虚化效果甚至比一些多镜头的手机还要自然。大家要清楚一点,手机的受众群体是普通大众,所以它的功能设置也是为了让大众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拍摄功能自然也不例外。很多手机增加一些辅助镜头可以实现一些特有的功能,比如大光圈模式、人像模式、夜景模式、微距模式等。普通用户可以不用学习专业的摄影知识,通过这些模式就能轻松的拍出一张有专业味道的照片。但也仅仅是有一点味道而已,不能太当真。比如手机的微距功能,大部分机型都是通过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然后再结合算法模拟出来的,跟你用外接的专业的微距镜头拍出的照片是没法比的。作者:郭增明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专业的外接微距镜头拍出的效果,下面是局部放大的效果。另外,大部分多镜头手机的镜头差异也很大。一般来说都是主镜头性能最好,图像感应器面积更大、光圈更大,像素数量也更高。主镜头一般要比辅助镜头强很多倍。比如有些品牌手机的主镜头可以实现万、万,甚至1亿的像素,而长焦镜头却只有万像素,图像感应器面积也是小了很多倍,拍出的照片画质自然会差很多。关于长焦镜头的事我会在下一节单独说一下。八、拥有超长焦镜头的手机才够专业VIVOX50Pro拥有60倍变焦,HUAWEIP40Pro+有倍变焦,小米10至尊纪念版甚至达到了倍变焦。我感觉各大厂商都像吃错药一样的不断增加镜头的变焦倍数。其实这些和摄影几乎没有屁毛关系,完全就是一个营销的噱头。其实和手机摄影密切相关的长焦一般也就是2倍、3倍和5倍,最多也就是10倍。其实10倍已经不小了,手机主镜头的等效焦距一般都是26mm左右,10倍那就是mm了。我请问倍用来拍什么?倍就是0mm等效焦距了。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用相机镜头来做个对比。下图是佳能EFmmF2.8的超级远射镜头,这是拍摄体育题材和远距离打鸟用的,焦距也才只有mm。而普通用户常用的相机镜头长焦端也只有mm。下图就是佳能的RF70-mmF2.8镜头,这个焦段对于一般的摄影题材也都是够用的。我们来看下手机长焦镜头的效果吧,下面分别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1倍、10倍和倍拍出的照片。10倍只能勉强看,倍根本就不能看了。拍到不等于拍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看看你手机长焦镜头中的光学变焦是多少倍,一般也就2倍、3倍和5倍。如果你需要用到长焦那就尽量只用光学变焦的倍数拍吧,其它倍数都是数码变焦,画质远远不如光学变焦的效果。说到这里有些朋友或许会反驳我,超长焦怎么没用啊,我的手机能拍到月亮。这次我就不“呸”了,呵呵。首先你拍到了又如何呢,单独拍一个月亮也只能算是一个素材,并不是好的摄影作品。另外,个别手机拍到的月亮其实并不是用户真正拍到的,而是根据用户拍到的月亮轮廓自动匹配一个提前内置在手机里的月亮模型而已。九、手机摄影不需要外部配件和手机摄影相关的外接器材主要有三脚架、外接镜头和一些滤镜,这个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就好。不过有些特殊效果是离不开这些配件的。比如你想拍摄慢门效果或者延时摄影那就必须有三脚架支撑才行。现在手机本身的镜头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如果你想玩的更专业一些,配一两款外接镜头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外接的微距镜头和长焦镜头。我外出旅游的时候就会随身带一个mm长焦镜头。尽管我的手机也有几十倍的长焦功能,但我更喜欢用外接的长焦镜头。前面的章节我说过,不管是图像感应器面积、光圈大小,还是像素数量等相关性能和品质,主镜头要比辅助镜头强很多倍。而外接镜头是对接在手机主镜头上的。就是说我用外接镜头能享受主镜头超大图像感应器以及大光圈,能拍出万像素的照片,而手机自带的长焦镜头是小很多的图像感应器,小几倍的光圈和像素数量。手机外接滤镜现在也很丰富,什么偏振镜、减光镜和渐变镜,基本上相机上有的滤镜手机也都有了。上图就是偏振镜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偏振镜可以滤除掉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使用偏振镜可以让你的照片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澈。下图是减光镜的使用前后的效果对照。当然,很多手机中有慢门功能,但是你的那个慢门是算法模拟的,和减光镜拍出的慢门在细节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你对手机摄影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一个三脚架和微距镜头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其它配件根据需求选择就好。十、用全屏模式拍出的照片看着才大气最后说一个比较轻松的,我们还是先来看一张图片吧。手机中的图像感应器长宽比一般都是4:3,就是说我们拍摄的照片原始尺寸就是4:3。其它任何的长款比例都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裁切。很多朋友喜欢拍摄全屏的照片,感觉照片覆盖全屏看上去很大气,但殊不知这是一个裁切的效果。大气的背后是更小的像素。另外,这种全屏的照片也只是在手机屏幕上看着还算舒服,你换到任何一个屏幕上看着都不舒服。包括你传到网上分享,排版也不好看。就说这么多吧,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时间仓促难免会有一些遗漏和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啊。这里是,我是杨涛。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