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青年,当下的消费主力。也是各大品牌营销的重点人群。
想要抓住这批新青年的心,不是找年轻人代言、做趣味视觉这么简单。翻着年轻人的“人生大事”日历表搞事情,正在成为品牌与营销行业的共识。
推荐你看这篇文章,看看各品牌怎么围绕新青年做营销。
品牌和年轻人玩在一起的合理性不仅仅在于有热度,更是因为具备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
作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新青年代表的不只是更年轻、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的群体。对于品牌而言,他们更是一座“洞察富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9-35岁的新青年群体为近五年消费增量做出了将近7成的贡献。从大学迈向了社会的新青年们,期待着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由消费,开始愿意为热爱的或者心智契合的事物倾囊。
但一个现状是,其中的大多数人急迫地在繁杂商业世界中,以及信息爆炸的社交平台中甄别与自己需求相符且有公信力、可信赖的关键信息。
选什么?怎么选?什么适合自己?怎样做才能踩最少的坑?这些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山,也是品牌们主动出击的营销契机。
新青年的阶段性“人生大事”,
营销的黄金抓手。
人生无大事,事事皆小;人生无小事,事事也大。新青年们正在经历大大小小的人生节点。
往小了说,每个工作日的清晨预订一杯冰美式、每个月初都要拍一张照片迎接崭新的自己、每个周五都要和朋友去打卡一家新餐厅……
往大了说,毕业、入职、结婚、买房、买车、生子、二胎、纪念日……
这些密密麻麻的“社会时钟”,成为新青年人生列车正在驶向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站点。
根据调查,约90%的新青年认为拥有自己的住房更有归属感,有87%的新青年有明确的购房意向;约90%的青年认为拥有自己的汽车非常重要,约80%的人表示5年内有购车或换车计划......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期待并着手规划这些大事,但该如何高效决策成为难题。地段怎么选?房型怎么看?房贷怎么算?车型怎么选?优惠有哪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好像让新青年们更难选择了,血与泪的教训满屏都是。
不过这也自然而然成为品牌与年轻人沟通的契机。翻着年轻人的“人生大事”日历表搞事情,正在成为品牌与营销行业的共识。
这届新青年的心思不简单,
品牌要对上这4个暗号。
无论是天然的话题还是情感的共鸣,只要跟从信号、踩准节奏,就有可能让品牌以小成本撬动超乎想象的流量。
通常来说,提到新青年营销、节点营销,总以为只要抓住机会铺天盖地大搞促销,流量和生意就会滚滚而来。
然而真相是,重要节点的新青年营销不是简单的“选择更年轻的代言人”,不是简单的“共情站队”,也不是简单的“超市大甩卖”,这里面至少要对上这“4个暗号”。
●始于社交
如今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主动经营自己的社交平台,尤其是具备颜值高、猎奇、可爱等属性的产品,会极大可能催生年轻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这不仅能让产品进一步曝光,也在无形中向他人种草,产生社交裂变。
●合于人设
新青年群体一般不轻易给自己贴标签,而是更乐于直接彰显自己的调性,消费就成为了新青年们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意味着品牌不仅要保证品质,还要找到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联结点,让产品卖点的传播更有认同感和感染力,从而真正走进新青年的内心。
●平于段位
如今,新青年在消费决策时越发注重性价比,其实换个角度来讲,这意味着这代消费者越来越明确自己要什么,有了更精细化的消费需求,品牌也要据此提供更丰富的品类和更多层次的服务。
●忠于价值
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新青年也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