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队
2、成本
3、工作连续性
4、效率
5、结果
6、可替代性
1、团队公司的主体是靠人去支撑和运作,而下放到某一个部门亦是如此,我们经常说某某公司营销团队牛B,却很少听到外面评价一个公司的企划团队牛叉的,就算听到也是大概率请专业的品牌策划或咨询公司来操刀。而在企业中企划的团队是极难组建的,因为企划部门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一般岗位高,而实际上市场营销高级人才又普遍匮乏,因此,普通中小型企业能招到好一点的市场人才就难上加难了。另外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变幻莫测,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划部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岗位编制又存在极度偏科的专业性。比如单从设计这个岗位来说,就有美工、平面设计、插画师、IP设计师、空间设计师、三维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等众多岗位。每个专业方向都不同但却统称为“设计”,而文案也有商业文案、创意文案、广告文案等等。企划团队成员的打造是阻挡目前大多数企业成立企划部门的一个因素。更关键的是一个企划部门需要的是团队配合,比如文案的工作是创作文案内容,给到设计师,通过文案内容,设计师去思考更好的设计语言,而文案的方向又来源于企划总监或品牌总监的顶层思考。这是一个Team绝不是一个人的战场。2、成本对于一个企划部门最基本人员配置,最起码需要3个人(企划经理、文案、平面设计)。而目前市场上想找到好的人才,人员薪资预算绝对不会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笔庞大的人员成本会让企业步履蹒跚,而最关键的是企划部门的价值往往是通过数据无法体现的,这也是企划部门最大的痛苦。所以很多公司的感觉是我有这个团队和没这个团队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往往做得好跟企划团队没有关系,;做的不好背锅的永远是企划部门。企业人员成本的考虑也是很多企业不再设立企划部门一个因素,甚至是最大的一个因素。
3、工作连续性当企业某一项部门工作连续性不是处于一个平均饱和的过程,造成员工工作饱和度不够肯定是老板最头疼的一件事情,而企划部门却恰恰如此。企划部门的工作永远是一个阶段性且常态的工作,但绝不是一项工作连续性强度平均的工作。举个栗子,企业在建设初期一定会有大量的企划工作,比如CIS的打造、品牌策略,线上推广策略、包括很多品牌工具的设计和策划,这时候老板为了完成这些诉求组建了一个人员庞大的企划团队,这时候企划部门会很忙,是真的很忙,但是当这个阶段忙完以后呢?这些人肯定会有多余的人员处于工作闲置状态,这时候怎么办?你肯定会说继续安排工作呀,不否认企业需要长期企划运营工作的开展,可是当一个企业或者品牌的基础搭建好了以后,剩下的就叫常态运营了,这时候的常态运营工作内容与一个新项目的企划工作强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企业这时候很难驾驭富裕的人力资源,造成内部人力资源的浪费。当进入这一个阶段以后,企业就很难保证企划部门的忙是真的忙了,为了不被淘汰磨洋工的人比比皆是。这时候BOSS很可能开掉一部分人,企业建立初期企划团队披星戴月,通宵达旦,品牌成功以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来自灵魂的拷问,您如何自处?4、效率效率这个词其实对于企划部门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部门压根就没法用效率的方式进行相关考核。前端业务部门可以用销售数据,客户数据进行考核;人事部门可以用面试数据,入职数据,人员流失数据进行考核;行政财务部门甚至可以用成本控制,能源控制进行考核。那么问题来了企划部门应当用什么维度进行考核?有人会说,可以用工作量呀,可以用推广增长数据,可以用作品等等进行考核......其实做不到,唯一的可以体现效率的方式就是老板的心情。那为什么说企划部门没有效率或者说无法评估效率?也没有相关的方式进行考核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部门的工作和成果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每个人审美标准又不统一,没有办法评估工作效率,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老板满意喜欢就行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设计师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天马行空的创意去做一张海报,花了一天的时间。作品生成以后自己很满意,也觉得符合用户喜好,于是非常有信心的发给老板,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赞赏。这时候对于老板来说他是完全不会理解设计师的想法,当这个作品很直观的呈现到老板面前,老板的第一感官是自己喜不喜欢,假设自己的审美不能接受。他会告诉设计师,各种问题和主观的感受。设计师得到反馈后,按照老板的想法用1个小时又做了一张,发给老板,老板很满意,并且狠狠的夸了设计师。从这个例子来看,我们思考一下是这个设计师花了一天的时间设计的海报有效率呢?还是一个小时创作出来的海报有效率呢?类似于这种工作情况在企划部门中比比皆是。
5、结果至于结果,每一次的企划部门工作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很多种。老板无法判断哪种结果会更好,也无法评估产生结果的时间和预算是否合理,甚至说某些结果的判断并不是一个企划部门可以去完全掌控的。一张海报设计师没有灵感和思路可以做一天,有灵感和创意一个小时就行了,想糊弄老板找个模板套一下也能解决。对于BOSS来说,你如何去评估这个结果呢?又比如,如果做广告推广,你花了大量的经费最后产生不了结果,你是能把这个不好的结果归结给企划部门?还是归结给媒介公司?还是怪广告创意有问题?这么想想是不是挺有意思的。6、可替代性目前企业中的企划部的职能,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但是无论是哪种,企划部门的团队都无法做到相对的专业。因为这两个职能市场上已经有其他公司干了,比如企业咨询公司面对企业自上而下的需求对企业顶层的设计和规划相比于一个企划部门而言必定更加专业。一个策划设计公司面对企业自下而上的需求无论是设计,影视、推广等诉求也必将更加优秀。这好比于企业雇佣兵VS专业特种兵,实力差距明显。企业招聘的人才好比雇佣兵,即便小企业能招到个别优质人才,但能招到一个优质团队几乎是靠运气。而在企业外包团队里,大部分人都是具有多年的市场实战经验的精英人才,无需企业过多试用即可高效上手项目运作,他们个个就像部队里的特种兵和猎手,效率和战斗力绝对不是企业内部的几个职业经理人可以相比的。知名品牌已经习惯和营销咨询公司进行各种合作,大企业和成功品牌和普通企业有一项关键点不同,那就是对专业的态度。数据表明,强企业大约三分之二都和专业咨询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几乎所有企业都和咨询公司有过各种各样的外包合作,美国ATTT公司更是夸张,前后共有多家公司为其进行过全方位的咨询,每年投入的咨询费用高达3亿多美元!替代性太强,要企划部门还有何用呢?
本文原创首发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