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借节日之势
在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几乎每个月都在过节。
因为这种节日的认知根深蒂固且受众广泛,所以依赖于节日做借势营销就变得异常普遍了,有许多企业的营收源自节日的销售额就占比大半。
比如每到端午之际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对联,这些企业都会提前很长一段时间来做营销。
而对电商来说,几乎每天都是节日,运营的伙伴会策划出各种主题的促销活动,比如38、、88、双11、双12、年货节,再如踏春季、清凉季、丰收季、保暖季。
最有意思的借势营销当属围绕情感出发的,比如西方情人节、女神节、七夕节、双11、平安夜、圣诞节、元旦节等,对于婚恋、花企、珠宝相关的企业来说,都不会错过。
02、借热点之势
网络越发达,信息传播越广。
现在我们每天都能从各大平台上看到热榜,如神州飞船载人、中国奥运夺冠、热门电影票房,以及YYDS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等等。
对于做内容的同学来说,每天看热榜是必做的事情,生活热点、明星八卦、科技财经、影视作品等。
而挖掘热榜中发现合适的题材内容,很容易做出爆款。
再如五菱汽车,喊出了”中国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
自去年以来就做了很多次成功的热点营销,生产口罩、螺蛳粉、流动餐车、再到连续月销过万的五菱MINI。
03、借名人之势
为什么电影、企业要请名人来做广告,当主角,因为名人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认知度。
不同的企业、不同区域、不同用户在选择名人上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你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吃店,那你只要找本地的电视台主持人、抖音网红帮你宣传、就能号召客户到你这里来消费了。
如果你是一家艺术类的交易培训机构,你只要找一个画家、舞蹈家、钢琴家来上课或代言就有巨大的影响力了。
所以所谓的名人不一定指全国皆知的明星,而是在某个区域、某个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即可。
04、借行业之势
年直播带货火,ToB服务火,私域IP火。
年线下消费火、跨境电商火、抖音IP火。
你只要在以上任何一个领域里面做事情,都有可能获得融资、客户,以及赚大钱。
这就是雷军所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但如果你在年做社交电商、做在线教育,多半是逆势而为,是要亏大钱的。
除了借助行业的大趋势,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