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 >> 营销市场 >> 正文 >> 正文

解说即ldquo胡说rdquo短

来源:营销 时间:2022/6/10
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pf/mip_4613567.html
刷短视频看剧是当下潮流,但媒体调查发现,活跃其中的看剧解说大有走向“狗血”之势。蹭着热播剧集的话题,“男主角原来另有私生子”“夫妻婚后争夺老家房产”等子虚乌有的情节张口就来。一部又一部电视剧,也在这些胡说间变了味。信口雌黄,无非是为了流量。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的抢夺愈演愈烈。纵观这些营销视频号,或是佯装婚姻教主、解析御夫之术,或是大谈为官之道、渲染厚黑话术,情节之跌宕起伏,解说之偏门独特,令人“大开眼界”。然而定睛一看,要么完全凭空捏造、曲解剧集,要么通篇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从“解说”到“胡说”,从“胡说”到“带货”,网友们不仅剧看得七零八落,还被强行安利商品,稀里糊涂地入了坑。影视作品本就有艺术加工,更何况,当下很多剧集本身还相当悬浮,错漏迭出。而添油加醋的解说,恰恰最爱盯着夸张惊悚、有违常理的情节肆意发挥。构建与此的所谓“互动”,看似热闹,实则除了让营销号大赚流量,于社会认知毫无益处。更值得警惕的是,相当一部分解说围绕着历史剧展开,打着读史的名号大肆推广。野史成历史,伪科学成科学,危害不容小觑。对“狗血式”解说,相关方面也出台了一些举措,但始终效果不彰,说到底还是“胡说”门槛太低,引流性价比太高。剧作方固然可以举报侵权,但劣质视频清除起来费心费力,几番折腾下来,营销号的带货目标已经达成。这就意味着,有效治理必须在提升效率、增大违法成本上做文章。比如,对于屡禁屡犯者,要下架警告直至彻底封杀;再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恶意创作。当然,广大网友也要主动一些,发现“胡说”立即拉黑,既让自己免受“污染”,也为清朗网络环境出一把力。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34亿,其间自然有无穷商机,但不能放任无底线的投机。只有真正尊重内容、尊重受众,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流量,进而实现双赢多赢。------------TheEnd-----------撰文:何若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