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 >> 营销介绍 >> 正文 >> 正文

2024,企业还能怎么做好品牌

来源:营销 时间:2025/5/9

最近,「蕉下」裁撤品牌部的事,在行业内外掀起不小波澜,“品牌部出路”之类的讨论甚嚣尘上。

这波热度并不陌生。每隔几年,类似“广告已死”“品牌已死”的论调总会被翻出来吵一遍。

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企业的流量焦虑和增长困境。

经济环境变化,主力消费人群迭代,新的营销方式出现,企业面临降维甚至跨维打击。企业一边急于寻找新出路,一边还在遵循旧方法。

显然,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于是品牌总是第一个被“开刀”。

然而,我们真的不需要品牌了吗?

答案,显然不是。

无品牌,靠价格和流量走不远

市场内卷?流量瓶颈

消费降级,白牌流行,一些企业依靠供应链成本优势,在研发创新、品牌形象和渠道上投入的钱比较少。乘着电商和直播平台的东风,获得了一波逆势增长。

然而单独依靠产品性价比的薄利多销,当没有品牌,产品差异化也不足时,企业面对竞争又会被迫在流量上花钱。而流量越来越贵,增长的尽头可以预见。

品牌不仅是标志,更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建立品牌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消费者选购、复购。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对应着消费者的认知、认可、认购。

今天的消费者,对产品早已不是简单的功能性诉求,而是更高维度的价值诉求。

增速放缓,市场内卷下,品牌更是必选项。

能增长不一定有品牌力

增长≠品牌?持续投资?长期价值

许多企业做了很多营销,但可能做的都只是“增长”而已。

被一些企业老板们拿来说道最多的是:你看XX没有品牌,靠直播直接干到几个亿。

看一个企业有没有品牌力,不仅是看短期的业务数据,看规模,而是看与同类品牌比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和影响力,看用户会不会复购(忠诚度)?用户会不会转介绍(美誉度)?看企业有没有持续的业务获利能力。

增长≠品牌,能增长不一定有品牌力,品牌力是一件多维的和需要长线投资的事情。

很多企业忽略了品牌力的塑造,没有耐心、没有精力,也没有勇气去塑造自己的品牌。

一个企业如果要的是“成长”而不只是“增长”,那么品牌建设带来的长期价值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企业还能怎么做品牌

拥抱用户?价值设计?数字营销

品牌是什么?是设计感,是故事力,也是娱乐感,是意义感。

在今天,做品牌要尽可能地捆绑运营。因为只有来自一线的用户接触,才能摸清这届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拥有立体化的、真实的而非想象出来的消费者画像。

深入一线,拥抱用户,实打实地了解你的用户,优化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好品牌价值设计。

品牌价值设计又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渠道和方式,继而打造消费者需要也爱看的内容,把品牌价值有效传播出去。

换言之,做品牌既要理性,会看数据,懂复盘,也要感性,会讲故事,懂长远谋划。

品牌营销越来考验精准度和效率,而将企业各个链条的信息数字化和资产化,将会是品牌营销基建的必然趋势。

借助品牌数字资产沉淀,通过数智化内容营销,才能最大程度地将品牌转化为用户,将产品转化为销量,在品牌成长中完成业务增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