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市场上有两大爆品,一个是热玛吉,另一个是水光针(严格意义上这是一个品类),它们成为爆品之前,都蛰伏了10年;整整10年的不温不火,其间不知道有多少品项,早已销声匿迹,但是挺过来的,火了。热玛吉更新到了第五代,水光针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三类医疗器械,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医美世界里,不存在一炮而红这回事,所有的爆品,都要经过岁月的积累。
/
一、品项积累是什么意思?
它指的是医美机构在某一个品项上,完成的病例数、好评数(口碑)、客户数(或相对固定复诊群体)、经验(包括教训)以及熟练人员数(医生及护士),在这些积累的基础上,使品项产生的延续性、扩展性与独有性共同构成的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即以某种文化的方式存在。
稍微有点复杂,外科品项,我们可以用一张雷达图表示如下:
把从病例数到文化等元素,模拟成0-10个阶梯,然后分别用0-10表示每个数据维度,就得到这个雷达图(图中蓝色线框起来的闭合折线)。理论上,这个闭合的折线越靠外,包围的面积越大,意味着这个品项的积累越好。
同样,可以将外科、皮肤科、口腔科、中医科、综合项目、会员卡等都放进来,那么就是下面的样子:
品项,多指服务产品与服务项目。它是医美机构各种生产力要素组合起来的综合指标,不能理解为某个单品的技术说明,也不仅仅是SOP操作流程,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了人、设施、制度、培训、服务流程、营销等诸多要素。
延续性,指的是品项技术优势的保持性及传承性,以及品项的迭代能力。
扩展性,指的是品项的可复制性,以及自身的扩充能力。
独有性,指的是技术的保密程度,它代表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同质化项目上,则体现在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性。
品项积累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品项积累体现在品牌上,也可以体现在客户积累上,还可以体现在机构内部的技术力量和学术成果上,技术力量既包括核心人员和稳定性,也包括支持部门的配合度,所以,好的品项积累能够形成某种相对固定与默契的企业文化,构成机构的竞争软实力,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有的时候,竞争对手对用从你这儿挖走一些人,但依然无法复制出你的品项,就是这个道理。
/
二、医美机构品项与医生的绑定度
先做一个假定:如果一个医美品项离开某一位医生就不能做,那么绑定度设定为1;如果一个医美品项任何一位医生都能做,而且效果不变,那么绑定度为0。那么大部分医美品项与医生的绑定度在0.5左右。
上游厂商追求的是绑定度越低越好,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去医生化”的目标,他们希望医美品项更加同质化,这样更有利于上游厂商在C端的直接驱动,让医美机构和医生沦为上游厂商的赚钱工具。绑定度越低的品项,消费属性越强。
医生们自然希望绑定度越高越好,这样能提高品项的竞争性,保持某种品项的技术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用什么方式呈现给消费者,并没有人给予更多的研究。绑定度越高的品项,医疗属性越强,客户面也相对较窄。
机构的态度是机会主义的,因为老板的目光随着财务报表走,他们既考虑企业的远期目标,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