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 >> 营销前景 >> 正文 >> 正文

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聊城作交流发言

来源:营销 时间:2023/7/26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9日讯2月8日,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总结年工作成效,安排部署年重点任务。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聊城市文旅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主要内容如下:

积极作为,在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据一席

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文旅兴市”目标任务。成立了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班、“文旅兴市”工作专班,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文物保护委员会更是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涉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文旅项目、重要文旅活动等工作,党政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近期,提出实施“三大促消费”“五大突破”,把文化和旅游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为实现聊城文化和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多措并举,在经济重振中彰显文旅担当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13个签约项目顺利实施,49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亿元,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等7个项目竣工运营。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将“旅游交通一卡通”纳入工会福利,为重点文旅企业、项目争取资金、授信支持28.5亿元。采取有效措施拉动消费,举办星空露营节、青春研学季、“黄河大集”春节季等活动,大力发展自驾游、乡村游、研学游,繁荣夜间经济,提升景区品质。新增3A级景区11家,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处,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等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原木舍被文旅部评定为甲级旅游民宿。

践行初心,着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实施“双百千万”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建成余人的基层文化管理队伍,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4万场次。市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仅“十一”假期接待读者5万人次。建设城市书房19处,打造“海源书房”品牌。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在人才建设、设施提升、剧目创作等方面成效显著,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2部作品入选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杂技剧《强渡黄河》入选省舞台艺术青创项目。

保护优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开展未定级文物普查和非遗项目调查,确认文物点处、新发现29处;普查非遗项目项,梳理具有产业发展能力的项目项,可实现年收入38亿元。统筹资金万元,实施27个重点文保项目,对31个非遗项目、名传承人、17项活动进行扶持。考古工作取得突破,出台考古前置实施意见,成立聊城市考古研究院,牵头实施的31个考古项目获省厅批复,已独立完成9个,实现收入近万元。付大门遗址、绳张遗址等考古发掘为探索黄河文明提供了重要补充。倾力打造“绝活在聊城”,引导非遗项目向东昌古城聚集,建成16个独立展馆、1处展销集聚区、1处展演区,打造3个常态化展演活动。做好借力文章,成立大运河、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县级考古工作站,为推动文化“两创”凝聚才智。

打造品牌,讲好新时代聊城两河故事

持续擦亮“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构建“两河之约”文旅品牌、“我家门前有条河”推广品牌、“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特色商品品牌体系。承办大运河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等重大活动,形成传播热潮。大运河推广季活动在17家中央级媒体、13个海外文化中心、家海外媒体同步发布,稿件访问量达3.2亿人次,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举办书画创作大展、旅游摄影大赛、文创设计大赛等6大主题系列活动。“文旅聊城”抖音号播放量突破1亿次,省级文旅营销素材库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成果。年,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即将出台的文旅赋能计划各项任务落实,奋力开创聊城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会后,周江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以提质谋发展、以赋能增活力。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努力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转到位。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在强省建设中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二是政策实施落到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厅文旅提质赋能计划和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塑强文旅产业优势;三是文旅产品供到位。着力练好内功、提升内涵,推动文旅深融合、跨界大融合,提供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和优质文旅产品;四是市场活力引到位。坚持项目带动、活动拉动、营销推动,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聚焦文旅,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激发更大的消费热情,助力经济全面复苏。

闪电新闻记者左新新聊城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