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筛选种子用户7个案例
为了更有效的解读种子用户实践,在全书写作的过程中,简化几个高频常见的案例作为研讨。为了更有效开展讨论,将会把现实情况进行适度的抽象和简化。
案例一:高科技方向(区块链、人工智能型科技新产品)
背景:
你是新产品负责人,产品卖点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主流家庭和用户更多只是知晓这些科技,还需要教育,那么你如何顺利引爆社群,让新产品有效流行,并获得有序增长?
创新卖点、价值点:
高科技;酷炫;
节约成本,更长时间陪伴;
挑战与困难点:
新科技学习起来有难度;
系统支撑还不成熟
资金力量薄弱,经不起广告等剧烈烧钱行为;
预期目的与效果:
引爆市场获得快速有序的增长;
低成本更有效筛选出种子用户;
关键问题有:
(1)如何筛选出种子用户,积极拥护并投身到Token化中去;
(2)如何达成共识,构建社区运营激励体系;
可以说除去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外,有效找到种子用户,激发用户积极参与就是项目关键点所在。
我们需要按照种子用户定义来筛选:
(1)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基础,或者互联网科技基础应用,否则学习起来成本太高,感知风险大;
(2)给定产品方向上有需求,或者潜在需求。在互联网上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提出自己的需求。通过关键词的检索,可以点对点的交流
()需要开放的精神,积极尝试新鲜的产品。可以通过在比特币,以太币以及其他关联类创新产品上,最早一波用户中来寻找种子用户。
在平台网络效应的产品中,种子用户画像需要单边给出,双边种子用户协同。优步进上海的时候,通过种子用户的定义给出种子用户画像:
(1)那些已经是优步用户的外国人或中国旅行达人;这个画像维度站在的角度是具备一定的行业和产品基础方面思考的;
(2)从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角度思考,团队寻找那些科技媒体博主尤其是那些将硅谷的新产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因为这些人已经不需要新产品教育,他们乐于被邀请创新试用。优步通过跟博主合作来发放优惠券,通过他们的推荐连接到更多的潜在的种子用户。这群人也满足了传播力以及影响力相关维度的要求。
()从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角度来接触和刻画种子用户。团队发现在上海时尚圈以及派对应用场景需要面子工程和接待服务,为此他们将早期种子用户画像人群又拓展到时尚、派对等用户群体。通过清晰的种子用户画像,优步上海团队迅速打开市场,推动创新产品在上海的流行。
案例二:平台型方向(淘宝网)
背景:
年前后,淘宝网平台刚刚上线,卖家和买家都是0。你负责平台从0开始构建平台战略,希望尽快搭建平台,让买卖双方都能够达到一定的量级。
创新卖点、价值点:
区别于ebay,淘宝网不收取卖家开店费用;
挑战与困难点:
学习成本高:线下商家学习开淘宝店,需要买电脑,拉网线,还需要学习淘宝生意规则;
不确定性:普通用户还没有被教育,对网络购物有排斥,怕买到假货;淘宝店家不能确认折腾完了,是否有销量;
支付宝等众多支付工具还没有研发,买卖双方需要发传真,淘宝确认后再发货。购买流程复杂。
爸爸不是“李刚”,而且没有品牌知名度;
预期目的与效果:
找到种子用户型卖家、买家;
不只说服卖家,还需要他们积极热情参与经营(投入精力、金钱);
迅速构建平台网络效应;
淘宝初期寻找卖家的路径,按照种子用户思路开展重点选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线下卖家,或者说是已经在Ebay上开店的卖家群体中来寻找。这个角度的种子用户画像是考虑到卖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放精神。而淘宝初期也积极推动大学生、下岗工人等群体参与到卖家群体来,主要围绕的是种子用户的需求层面的角度。Paypal也是通过购买在Ebay最早卖家群体的邮件,来假设他们可以作为种子用户相对精准的候选。
案例三:生活服务类方向(餐饮小店开业)
背景:
在上海金融街附近开一家小饭店。相同价位,饭菜的口味处于20%水平。市场竞争激烈,周围已有00多家类似的饭店,且他们的客户稳定。你是后进入者,如何通过种子用户思维顺利引爆社群,获得良性发展?
创新卖点、价值点:
产品的味道,还可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相同档次情况下,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竞争优势;
挑战与困难点:
竞争激烈:周围相同口味的饭店有多家,有更低价格的;
行为惯性:周围白领午餐常去的餐厅稳定;
劣势:没有一个客户,饭店地理位置偏僻,不容易找到;
资金力量薄弱,经不起广告等剧烈烧钱行为;
预期目的与效果:
引爆市场获得快速有序的增长;
低成本更有效筛选出种子用户;
在上海金融街附近开一家小饭店。市场竞争激烈,周围已有00多家类似的饭店,且他们的客户稳定。作为后进入者,如何通过种子用户思维顺利引爆社群,获得良性发展?新的饭店开张,相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消费者对于其感知风险相对较小,但是仍然是有其不确定性与风险。第一时间,主流用户是拒绝第一波尝试,而改为旁观。新店开张的过程中我们习惯性的方式是通过促销、免费试吃、活动策划等方式来开展,希望通过大范围的覆盖,以期许能够得以引爆。但是如果从种子用户思维的角度来看,新店开张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把优惠和好处给到我们的种子用户而不是无关痛痒的用户群,并通过种子用户的口碑,来扩散。
那么,一家新开的饭店,在周围饭店的客户是稳定的情况下,它的种子用户画像是什么样子?从种子用户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给出来,就是周围每家公司的吃货。吃货,这个单词并不是指吃的多,而是指那些积极挖掘,周围新开小馆,为组织带来周边美食情报的,那些最早一拨尝鲜的用户。斩获得种子用户的方法上,就可以针对种子用户的行为心理,以及获得美食信息的渠道上,来做一系列的动作,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把种子用户从人海之中筛选出来。
案例四:时尚流行类方向(校园溜冰鞋)
在时尚流行方面,种子用户画像也可以得以很好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服饰的流行跟娱乐圈、歌手以及名人相关联,源于用户跟风和模仿。但是从种子用户思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商业思考更多的是借用意见领袖,而非种子用户方法。例如你负责第一双溜冰鞋(创新)在大学的推广,之前重来没有见过溜冰鞋。那么你会如何识别和筛选出种子用户?我们常见的思维路径是说服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比如校花、学生会主席、辅导员等。但是碍于新产品需要用心学习、练习才能溜的好,非简单穿上鞋摆拍即可,还必须溜的好才能够给主流的用户提供示范,引发流行。你可以想象说服他们的成本,激励他们参与程度、配合程度的难度。这样的思考路径将耗费更多的时间还有成本,他们知识勉强合作或者为了利益,很难将溜冰鞋产品的特征得以绽放。
如果切换到种子用户思维,他们将积极的参与、勤奋的练习、向身边的人推荐和展示溜冰的美感,这一切都源自热爱和喜欢。我们通过合适的指导,将种子用户连接在一起,他们就会协同创新,溜出新花样,逐渐影响到身边的同学。当然如果说,既满足种子用户的特征,又能够是学生中的意见领袖,那将是我们最有价值的种子用户。
案例五:新产品方向(农业杂交水稻)
背景:
你负责杂交水稻种子,在地级市推广项目。新产品属于首创,在这个地区,农民历史都没有种过杂交水稻种子,周而复始种植往年的水稻种子。
创新卖点、价值点:
相同情况下,实验室数据显示每亩地可增收斤上下。
挑战与困难点:
农民不相信新产品,怕被骗;
听到杂交两字,害怕种出来的粮食不能吃;
不确定性:每亩地增收问题,融合众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天气、农民呵护等;
采纳新产品有成本劣势:普通种子好处是每年种完后,来年可以继续播种下去,不必花费钱来购买种子;如果采用杂交水稻种子,每年都需要购买种子,费用每亩地12元
预期目的与效果:
更快的速度推广杂交水稻;
更多的种植面积;
市场费用适度,低浪费;
杂交水稻案例,可以按照种子用户的定义来初步给出种子用户画像。种子用户群体在村子里相对富裕,农产品种植上投入,而不是将水稻的种植视为可有可无,这是一个基础。种子用户群体对水稻的高产有需求或者是潜在的需求,可以通过过往所做的事情来鉴定,例如他一直在尝试和积极的想提高每亩种植产量,不断钻研灌溉的技术创新。因为只有具备了需求以后,杂交水稻的新产品才能够顺利吸引注意力,最终被采用。种子用户群体还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鲜事物。我们可从过往的一些经历来筛选,是不是村子里边最早一批拥抱种植新科技、最早一批采用机械灌溉、最早一批装宽带的、最早一批装有线电视的等行为农民。如果在满足种子用户群体前提下,还满足是意见领袖,拥有更广传播力的角色,那就是优质种子用户,例如村长、村医或致富标兵。
案例六:新产品方向(移动通信)
作移动的4G终端及新业务项目中,笔者曾作为顾问参与到种子用户策略及市场营销规划。4G终端和新业务如何在各省市有效渗透和推广?当时现实情况是,4G的上传和下行速度要比G快,但G能够满足常规上网行为例如登陆邮箱、刷微博等!而G时代的终端是无法使用4G业务,如果要升级到4G必须换掉手机,需要用户付出新成本。当时团队采取常规的新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1)品牌广告全省覆盖,制造品牌认知和产品认知;
(2)通过经销商、代理商地推或者口头推荐;
()开展新产品的促销活动。通过阶段性执行后发现效果甚微。
结合新产品及市场竞争,我给出的方法策略是:快速有效筛选出各省各个地级市的种子用户,通过精准快速获得,在通过激发种子用户口碑推荐来引爆主流用户。那么每个地级市里面什么样的用户才是4G终端和业务的种子用户呢?
(1)每个地级市中最早一波从2G升级到G的前00人,不只是换G终端而且有流量消费的;
(2)每次有新的活动,常常是最早一波加入尝鲜的;
()经常换移动终端的用户;
(4)每个地级市中,最早一批玩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