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行业对远洋集团的第一印象。
年创立至今20多年间,远洋集团在港上市、冲入千亿阵营,完成了由区域房企向全国化房企的转型。当前,远洋正站在五期战略的开局之年。
至今,从外界视角来看,远洋在组织变革中主要做了两个动作:搭建“4+8”经营管理体系与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六大事业部。基于对远洋组织发展脉络的探寻,可研智库与远洋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邱向群进行了深入交流。
《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去多年中,远洋的组织战略发展观既存在变化,又有所坚持。不变的是,远洋在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始终注重组织的自我完善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但在先进管理理念逐步落地后,远洋正在走入第二阶段——贴近业务进行组织变革。
在追求组织效能最大化的道路上,远洋打造了结构化、个性化相结合的用人体系,力求将人的价值和效能发挥到最大,和工作咬合发挥到最好。其以人为重心,加强员工与岗位匹配与咬合的做法,对行业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搭建“4+8”经营管理体系
年,远洋集团正式启动五期战略。“聚焦主业”、“南移西拓”、“城市深耕”为远洋五期战略中的关键词。战略指导下,远洋的组织也因企业发展需求而发生变化。
在邱向群看来,过去几年,在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下,远洋集团总部对开发业务的管控力度相对不强,更多的是授权至区域,因此过去几年中,各区域在经营管理策略上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但在“聚焦主业”的策略之下,今年以来,远洋在总部加强了对专业能力的建设。
以营销体系为例,远洋于今年重新搭建了营销体系,注重自建销售团队能力的打造。未来,远洋的各专业条线都将陆续发生变化。
未来,城市布局上,远洋集团将重点放于纵向深入,进一步加码对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及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开拓与深耕。
因此,远洋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盘点了公司项目与事业部管理半径,重新组成北京、环渤海、华东、华南、华中、华西六大区域事业部。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为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为进一步城市深耕打下基础。
远洋的深耕策略在其华中、华西区域可见一斑。虽然华中、华西事业部由今年初步成立,但远洋在两区域之中早有布局。在远洋的深耕策略中,以城市为起点,辐射周边热点区域,进而形成协同发展,是当下的主要布局路径。
在该策略之下,远洋对一线队伍的要求,除稳健之外,还有强健,要求其保持冲劲。由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迈入第二阶段——贴近业务进行组织变革。搭建“4+8”经营管理体系即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
搭建“4+8”经营管理体系,远洋的目的在于责任划分与授权机制的完善。这实际上也是远洋在内优化决策执行机制,推动决策执行一体化的举措。
年上半年,在多年管理基础上,远洋由项目这个最基本的经营主体出发,着手搭建“4+8”经营管理体系。其中,“4”指的是4个项目决策会,包括可研立项决策会、项目投资决策会、计划启动决策会、执行评估决策会。“8”指的是8大专业,包括前期合作、营销客研、合约、设计、工程、人力行政、客服物业、财务预算专业。
体系搭建的第一步即为厘清项目公司组织框架,明确项目上的核心人员。远洋以AB岗形式对项目人员进行配置,项目设置两位负责人,由A岗负责人担任主责,B岗负责补位。在某些专业中,A岗、B岗之间设有A’岗,优先对A岗进行补位。
远洋从决策机制及人才梳理两方面出发,对内部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到人的意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项目涉及余项关键事项审批流程的梳理,远洋对事项进行了分级授权,加强了集团、事业部与项目之间的权责划分。经梳理,项关键事项中,集团、事业部、项目审批比例约为1:3:6。
在项目端“4+8”经营管理体系基本成型后,当前远洋正在由集团出发进行人才盘点与专业条线的梳理。邱向群介绍,当前远洋所做的是一个由“建团队”到“建规矩”再到“建标准”的过程,“我们由集团拎出十几条专业线,明确一级专业、二级专业、三级小专业的设置,每个人属于哪条专业线,明确专业线的专业建设职责,并划分出6个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在人才盘点过一轮之后,开始在专业线上‘建规矩’,明确专业底线。”在邱向群看来,“建标准”即为重新规范专业工作的能力标准及标准动作,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远洋希望通过“4+8”经营管理体系的搭建形成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倒金字塔”组织形态,事业部与集团为项目提供专业支撑。在该体系之下,集团层面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将与一线业务紧密结合。当然,在鼓励核心管理人员“下场踢球”的同时,远洋仍强抓组织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的机制完善。在全力服务一线的时候,保障企业中腰部力量。
当前,远洋正在尝试更加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用人机制,加强公司内部人才的流动,并对内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保持组织活力。
区别于过去矩阵式的人才管理方式,远洋内部提出了人才池的概念,推动平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专业线负责人员招聘、人员培养、人员评估、技术等级晋升等,而项目端主要负责人员使用、考核和激励。
人才池管理有几个特点:第一、人员使用更加灵活,实现人员在集团范围内的选配。在项目有需求的时候,向人才池发出用人需求,项目结束或者本人负责的工作结束回到人才池,人才池专业条线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横向调配;第二、人员使用有“章”可循。项目负责人A、项目负责人A’岗、项目专业A人才池的入池评估以及入池后的培养项目等方式,使得原来模糊的人才使用标准逐步澄清和拉齐,也让后续人才培训能够更有针对性。第三、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52.html